5月29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香港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管风
1984年,留着八字胡、披肩发,穿着喇叭裤、亮皮鞋的林德亮,甫一出现衡阳街头,实在“辣眼睛”。改革开放之初的“符南”人,对他显然还“吃不消”。
林德亮是港商入湘第一人。那一年,第一届“湘交会” 在长沙举办,湖南对外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香港企业开始来湘投资。
历史总在流水走马中跃进不息。
2023年5月29日-6月5日,“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简称“港洽周”)火力拉满。39年后,“湘港合作”早已换了新赛道,湘江、香江、濠江在湘港澳经贸合作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浪潮里,携手并进,大展宏图。
湖南-港澳融合发展交流会现场。
站在历史的经纬度观察,湘港澳从来情感相连,命运相连。
从1988年,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首次在香港举办,到2019年,“港洽周”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而生,再到2023年“港洽周”重启赴港举办,湖南赴大湾区“吸金”902.3亿元,收获大批黄金项目,湘港澳三地经贸合作平台越筑越实。
湖南经济从小步跟跑、缓步加速到大步追赶、疾步超越,朝着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奋勇崛进;港澳也全方位、整体性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对内纵深发展,向外乘风破浪。湘港澳三地水乳交融。
站在新时代的高位思考,“港洽周”对湖南更是意味深长。
就重要意义而言,“港洽周”是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题”。
湘港澳投资贸易合作,是湖南打好“发展六仗”、以经济促发展的务实之举。历年来,无论是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湖南提供电力强支撑,还是常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填补湘西北空白,等等,历届“港洽会”为湖南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出“破题思路”。
今年“港洽周”,作为疫情后湖南省首场境外重大招商经贸活动,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9条省级优势产业链,100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方面重点布局,就是要持续“点题”“破题”,以投资贸易实效夯实湖南高质量发展根基。
可以说,港洽周回答了湖南如何发挥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平台优势,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对接,如何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的发展之问。
9家拟赴港上市湘企及部分中介机构负责人参观考察香港交易所。
从开放理念而言,“港洽周”又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射塔”。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湖南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逻辑必然。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腹地、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湖南优势地位明显,而港澳地区则扮演着“超级联系人”角色。这些优势,决定了湘港澳三地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和枢纽,在共建“一带一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面前,将共同擘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鸿篇巨制。
近40年来,通过“港洽周”,6000余家港澳企业在湘投资,占湖南外资近七成;406家湖南企业在港澳设企投资,投资额占全省对外投资的四成以上。
“港洽周”已然是湖南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带动湖南经贸、金融、科创、能源、文旅、教育等全领域发展,让湖南开放型经济的样貌日益清晰。
湘企代表在香港交易所座谈交流。
从战略层面而言,“港洽周”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行区”。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出席“港洽周”时强调,要让“湖南制造”“湖南创造”走向世界,重点把湖南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优势结合起来,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一个强烈信号,意味着湖南着力实体经济,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信心与决心、勇气与底气。
本届“港洽周”,无论是“三湘四水·湘约湖南”湖南文化旅游大湾区推介,湖南优质企业开展“走进香港交易所”活动,还是湖南省产业链优势的重点湘商参会,全面加强上市融资、国际并购、全球经营、文旅融汇,都是湖南先行先试,立足“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目标,开新局、抢先机、谋新篇的求真务实之举。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融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湘港澳,“一带一路”盛开的“三朵花”,将借“港洽周”璀璨绽放,开创三地融合发展的“对外开放富美图”,缔造“所愿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新发展奇迹。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凯发国际网站官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