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这一称号,象征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其实早在宋代,作为6个20万人口以上城市之一的长沙,就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是北宋诗人张祁对宋代潭州州城长沙人户兴盛、商贾繁荣景象的吟诵。
自古以来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湖南人为家国谋强,为民族谋兴,从文、从政、从军者众。从《楚辞》、岳麓书院等古代文化名片的璀璨绽放,到近代史上边读书边打仗的彪悍湘军横空出世,能文会武,成了近代湖南人的标签。在清代之前,被称作“荆蛮”“三苗”的湖南,为历史记住的不过屈原、蔡伦、欧阳询、周敦颐等寥寥数人,更别说以经商之名久传于世的湘人。
但事实上,从古至今,“籍籍无名”的湖南商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翻开华夏史册,早在商周时期,长沙地区即有了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换,并开始使用货币。唐代潭州集市出现了“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的盛况。作为海上陶瓷之路起点之一的长沙,晚唐长沙窑首创釉下彩工艺,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
从长沙窑火照亮盛唐的“中国制造”,到安化“茶马古道”见证千年的商贸走廊,湘商吃苦耐劳、务实经营的形象逐渐出现在世人面前。
但是,真正可称之为“湘商”者,到了清代。
三百多年前,明清启蒙思想先导者之一的王船山,提出了商贾与国命的思考,“大贾富民,国之司命也”,针对中国历史重农轻商的传统习俗,他明确认为“商业也能生产财富”。他的思想、主张一直为后人推崇,被称为湘商文化理论的奠基人、湘商文化精神领袖。
“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这句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正是对“中国第一古商城”洪江优渥商业气候的美誉。
到了近代,湘商锋芒可见一斑。为求“国富民强”,湖南人曾国藩和左宗棠等牵头发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等,中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江南制造局,制造了旧中国的第一台车床,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被称为“湘商之魂”的清代南财神梁焕奎;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的“中国近代化工工业之父”范旭东,都是近现代湘商的杰出代表。
范旭东创立中国第一个精盐厂,让中国人摘掉了“食土民族”的帽子。创办和筹建永利碱厂等,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更新了中国联合制碱工艺,“为了中国制碱大业,虽粉身碎骨,亦要干出来”。晚清湖南首富朱昌琳热心公益,曾捐巨资开长沙新河,在总结自己经商经验时说:“务审时,如治国。”
湘商展示给世人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种商业精神。正是这样一群“心忧天下,实业报国”的湘商,不断改造和影响着湖南。
上世纪九十年代,邵东人抓住改革开放契机,南下广东,聚集发展。攸县、浏阳、涟源等地商人也抱团崛起。无数湘商走出湖南,成为湖南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先行者,靠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展现了“行商天下、以义致利”的风采,打响了湘军的金字招牌。
到了现代,新湘商群体阔步登上时代舞台。工程机械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等异军突起。梁稳根、詹纯新、傅军、陈邦、周群飞、张跃、张小龙等新湘商领军人物挥斥方遒。
“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精神内核决定了新时代湘商“敢闯敢拼”的气魄不变。2005年,三一重工成功实施股改,开启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破冰首航”,被誉为“股改第一股”。又比如,熊晓鸽怀揣38美元闯美国,把风险投资引进中国,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第一人”;“微信之父”张小龙开启互联网新时代……他们向内汲取湖湘文化务实开拓的养分,向外跳出湖南看世界。
湖湘文化革故鼎新的特性,决定湖南必将与时俱进,投入时代主战场。据统计,目前全球湘商超过400万人,产业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外资产规模达4万亿元。
从过去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天下湘商”。百余年间,时移世易,但湘商精神却在悠悠湘水间,历久而弥新。
厚植沃土,湘商归巢。富而思源,回报桑梓。200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首届湘商大会”;2017年,“湘商回归”工程实施……昔日“东南飞”,今朝“雁归来”,从“走出去”到“引回来”,湖南顺应时代发展厚植沃土,开辟重商贾、强经济新赛道。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产业茁壮成长。2023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360家,到位资金5915.2亿元。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湘商正成为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强力引擎。植入湖湘文化血脉的商业基因终将激发出开拓创新的磅礴气势,物阜民丰、政通人和的现代化新湖南画卷正徐徐展开。
参考资料:
陈柳钦:新湘军 强劲崛起
吴展团:在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中打造“湘商”名片
陈先枢:湘商文化资源与湘商品牌
出品人:贺永祥
总策划:肖世锋
策 划:陈海波
监 制:陈 彦、刘明珠
文 案:李 丽
剪 辑:王波、涂扬
美 术:佘履安
配 音:张 盟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 李丽 王波 涂扬 佘履安 张盟
编辑:李静怡
本文为凯发国际网站官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